首页 > 重返七零,回首人生 > 第48章 八岁的高中生

我的书架

第48章 八岁的高中生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老三叔请村里的木匠专门打制了一个杉木的大木箱,给谭震作储物箱,为什么用杉木呢,主要是这个木材比较轻。
你想要是用那些什么比较耐用的木头,耐用是耐用,可是也重,估计坐车什么的也是麻烦,更不用说还要去到县城的学校。
那个时候交通十分不便,木箱太重肯定不好携带,因为行李一般都是放车厢顶上,那么重的木箱,司机搞不好会拒载。
至于说放车厢里面,你想什么呢?除非你是司机亲戚,否则他绝不会答应,他还想多坐几个人赚钱呢!
到了开学这天,凌晨五点,天刚蒙蒙亮,老三叔和刘英就开始忙碌了起来。
谭震也赶紧起床来收拾东西,他这人向来不喜欢带太多东西,嫌麻烦,就带了两套换洗衣服,其他的他准备到了县城再买。
或许是因为谭震即将远离,刘英泪眼婆娑,不时擦着眼角,心里很是不舍。
弟弟谭华还在睡梦中,张开的嘴角不时溢着口水,估计还在梦里回味昨晚的美味吧!
早早的吃完早点,老三叔就催着上路,毕竟班车不等人,还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要赶呢。
谭震第一次感觉到母亲的脆弱,她送到村口时,哽咽的话都说不出来。
只是抓着他的小手,摩挲着他的脸,似乎想把他的一切都融进自己的记忆。
谭震的心中也是非常的难受,他强掩着泪水,努力不让它流下来。
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,有那么一刻,他都想留下来,留下来陪伴母亲直到永远!
可是不行,他需要有更大的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抱负,那么,他就必须要离开这个小山村,去到外面的世界,那里才有他需要的东西。
老三叔挑着担子,看着流泪的母亲,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回去吧…”
一直到半山的凉亭,他回头望去,母亲还依然矗立在那里,像一尊雕塑,一动不动…

县一中坐落在宜城县南边一个十字路口,旁边就是县百货大楼,新华书店,可以说是县城比较繁华的地带。
八点半,谭震乘坐的班车到了县城,因为去市区的国道就在学校门口,老三叔上车时就跟司机师傅说好,在一中门口下车。
司机师傅很热情,还主动给他们帮忙搬运行李,这才挥手告别离开。
县一中毕竟是重点中学,跟乡中学那破败的红砖瓦房教学楼显然不可同日而语,光三四层的楼房就有好几栋,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。
可能大家觉得水泥建筑没什么了不起,可是在那个年代,水泥钢材都是国家管控物资,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拿的到的。
印象中也只有在九十年代国家彻底改革开放以后,水泥钢筋这种老百姓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,才开始出现在老百姓的建筑材料清单里。
和所有的学校一样,一中也在大门口不远处设立了新生报名处,方便新来的同学报到。
谭震赶紧跑了过去,说道:“老师,你好!我是来报到的!”
“这位同学,我们这里是高中部,初中部在那边”,一位老师看了他一眼,笑盈盈的对他说道。
“我就是来高中部报到的!”谭震很认真的说道。
“你…你真是高一年级的新生?”看着年幼的谭震,这个老师瞬间有些发懵。
也不怪这位老师惊讶,要知道现在的孩子普遍上学比较晚,像谭震这样8岁上高中的的实在是凤毛麟角。
“老师,千真万确!这是我的录取通知书,麻烦你帮我登记一下…”,谭震把录取通知书递了过去。
这位老师接过谭震的录取通知书很认真的看了起来,这个时候,他才确信,谭震没有说谎,他果然是高中一年级新生。
“这位同学,你的入学手续已经办好了,你的宿舍在02栋306号寝室,你可以先去看看…”,老师很快就给谭震办好了入学手续。
谭震带着父亲找到306室,推开门一看,好家伙!跟乡中学一样,也是上下大通铺!
虽然学校规定每层睡四个人,一个宿舍八个人,看起来有些拥挤,不过相比乡中学低矮潮湿的瓦房,县一中楼房就整洁明亮多了。
宿舍的空地上放着几个木箱,看来已经有人先到了。
除了床铺上铺着几床席子,宿舍里面空荡荡的,没看到有人,估计是去食堂吃饭了。
他赶紧在下铺找了个位置,老三叔又帮他铺好席子,套好棉被,把大木箱放好,然后就和父亲一起去食堂买饭票。
和预想的不一样,县一中没有像乡中学那样,要学生自带米菜,而是统一实行食堂供给,每个月每人交15元的伙食费,由学校统一供应一日三餐。
这也让谭震舒了一口气,实在是带米带菜太麻烦,他那个小肩膀伤不起呀!
因为时间还早,食堂排队的人还不多,谭震很快就办好了一个学期的饭卡。
办好手续已经接近中午,谭震又和父亲一起到银行办了个存折,存了200块钱。

本来老三叔是想存100块的,可是到了县城才发现,城里的生活样样都需要钱,孩子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于是狠下心存了200元,当然,一顿告诫是免不了的。
从银行出来,他陪着父亲在街边的小食摊吃了个饭。
谭震也是第一次在县城的街头闲逛,很快,他就发现,县城的街头已经有不少私人做起了小生意,开小食摊的,摆摊卖衣服的,卖针头线脑的,可谓是应有尽有。
从他们东张西望的表情就可以知道,他们的生意充满了冒险。
看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到了宜城,这里的人们已经是跃跃欲试了。
这个小食摊也是这样,就是几条长凳,上面架上几块木板,摆在马路边,虽然偶尔经过的车辆,会卷起一阵灰尘,但丝毫没有影响食客们品尝美食的心情。
相比国营饭店的爱搭不理,最起码这里的老板服务意识还是挺不错的,热情洋溢的笑容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。
而且小摊上看起来也干净整洁,最主要是价格实惠,让过往的食客吃的舒心。
相聚总是会有离别,临走的时候,父亲拉着他的手说:“你现在是高中生了,也长大了,以后要学会照顾自己…”。
父亲的叮嘱像泰山一样的沉重,让谭震的心里平白多了一些伤感。
或许这就是父亲的寄托,它带给谭震的是一副责任。
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,谭震心中百感交集,他很想喊住他,对他说:“爹,你要保重身体啊!”
可话到嘴边,又咽了回去,他害怕自己的伤感触发父亲的相思,凭白多了一丝牵挂。

那个时候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一样,第一个学期是要军训的,不过和大学生一个月军训期相比,他们只有一个星期的军训时间。
教官是从县武装部请来的现役军人,他们裸露的手臂上都有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疤痕,浑身上下透着硝烟的气息,一看就知道是上过战场的。
他们一脸的刚毅,站在操场一动不动,看的学生们都是一愣一愣的。
那时候南方边疆正在打仗,全国各个地方的部队都要拉去轮训,可以说那个年代的军人素质绝对是杠杠的。

sitemap